梳理最新政策法规配资公司网站
聚焦高影响力案例
追踪热门领域前沿趋势
……
本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
有哪些重点资讯?
一起关注
“十四五”规划成就显著:中国经济创新高,创新取得数个“第一”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9日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首场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。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,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,相当于广东、江苏、山东2024年经济总量之和,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%左右。2021至2024年经济年均增速达5.5%,内需贡献率提升至86.4%,消费占比56.2%。
科技创新成果丰硕,国产电磁弹射航母、大型邮轮、C919大飞机等“全球首例”接连突破;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,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近50%,增量达到1.2万亿元;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.68%,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。全国统一大市场“四梁八柱”基本建立,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,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“清零”,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,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超40%。(新华社)
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重磅开幕,聚焦“成果转化、产业科创、人才友好”
7月10日,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在苏州开幕。大会与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、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合并举办,全面展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成效,致力打造集项目招引、产才对接、成果转化、城市推介于一体的国际盛会。本届大会将进一步彰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成果,聚焦“成果转化、产业科创、人才友好”。大会发布《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聚焦高技术供给、企业主体培育、成果转化等融合创新方面,系统梳理15条支持政策。现场组织4000平方米的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,同时为顶尖人才颁证并设立百亿基金。(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)
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揭牌,打造“湾区协同-全国辐射-全球链接”的新质生产力加速
近日,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前海推进会在深圳前海召开,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(前海)正式揭牌。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(前海)立足打造全要素、综合型应用场景创新中心,正式启用后将按照“政府支持、市场运作、特色布局、多元参与”原则,着力破解技术创新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加速更多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设备、新材料、新工艺率先应用、推广、迭代,打造“湾区协同-全国辐射-全球链接”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器,推动产业创新发展,努力实现气象一新、面貌一新、效益一新。(深圳前海)
“锁定”科技前沿关键赛道:2025重大科学问题、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
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。主论坛上,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、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。
中国科协自2018年开始,持续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。2025年活动,从前沿性、引领性、创新性、战略性四个方面严格把关,经过严谨规范的审读、评议、投票等程序,最终选出10个前沿科学问题、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,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“风向标”。院士专家指出,这些问题具有前瞻性、战略性和全局性,能引领学科发展、解决"卡脖子"难题,并为科研方向提供指引。通过组织攻关和跨学科合作,这些问题有望在粮食安全、气候变化应对、医疗健康等领域产生重大科技和社会效益。(中国科协之声)
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:将技术经理人培养工作深度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大局
近日,先进技术经理人培训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。会议重点研讨了《先进技术经理人培养评价标准》研制成果,围绕“人才短缺制约行业发展”的核心矛盾展开深入研讨,聚焦完善技术多场景适配性评价体系、构建“技术+商务+管理”复合能力模型等关键议题,共同研究建立全国统一技术经理人培养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,着力破解领域人才能力认证标准缺失、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等难题。
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将强化顶层设计,通过完善评价体系、精准培育重点领域人才等措施,推动技术经理人培养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融合。(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)
上海:出台新政打造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体系,资助可达3000万元
上海市科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《上海市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实施方案》,通过"四位一体"布局推动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方案明确将围绕脑机接口、6G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新建一批验证平台,最高给予3000万元资金支持,并建立市场化服务体系,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。该方案创新提出"重点任务清单+未来产业基金+项目经理人+集聚区建设"协同机制,要求平台具备技术可行性验证与商业价值评估双重功能。通过设立概念验证基金、开发专属金融产品等差异化支持措施,构建覆盖成果筛选、实验室验证到市场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。(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)
济南:2025济南市技术经理人(团队)大赛启动报名
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,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将于2025年8月至12月举办技术经理人(团队)大赛。大赛面向驻济高校院所、技术转移机构、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技术经理人或团队,要求参赛者持有初级及以上技术经纪(理)人证书,并提交2023年后的技术转化案例。
报名时间为7月9日至25日,需提交报名表、汇总表及案例总结方案至指定邮箱。大赛分为启动报名、综合评审、决赛和颁奖四个环节,旨在挖掘“懂专业、懂市场、懂政策”的技术经理人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(济南市科学技术局)
西安:科技成果转化"先投后股"项目储备入库工作启动
为贯彻落实《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发布通知,启动科技成果转化"先投后股"项目储备入库申报工作。项目面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团队(方向一)及其他科技人才创业团队(方向二),支持其以自有科技成果设立企业进行转化,重点覆盖半导体、新能源、未来产业等23个技术领域。申报需满足企业成立不超过5年、创始股东实缴资金不低于项目预期投入10%等条件,线上填报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至8月8日。(西安市科学技术局)
江苏:首创"专利产业化+认股权"模式 破解高校成果转化难题
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《江苏省"专利产业化+认股权"工作方案》,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。该方案针对高校院所"不敢转、不愿转、不会转"的痛点,创新提出"专利作价入股+延迟行权"机制,允许专利权人先持有认股权,待企业增值后再行权入股,既规避国有资产流失风险,又绑定专利价值与企业成长红利。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将提供全链条服务,首批筛选20家高校试点,通过定制化协议、合规登记及双线跟踪机制确保落地。这一模式通过金融工具激活"纸专利",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样本。(江苏省知识产权局)
沈阳:发布行动纲要,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,助力科技成果转化
《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(2025-2035年)》提出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将构建科创平台体系,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国家级创新平台;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实施“揭榜挂帅"等模式;优化创新生态,培育科技企业梯队,提升成果转化能力,推进科技金融支撑。计划到 2035 年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融入东北亚科技创新网络。(辽沈晚报)
配资公司网站
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